由眾陽健康承建的城口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項目獲得《重慶日報》專題報道。報道深入介紹了城口縣以數字化賦能醫共體改革,通過高效整合縣域醫療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全面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效率,切實提高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全文如下:

近年來,隨著城口縣醫共體總醫院的掛牌成立,當地在探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鄉鎮患者通過遠程會診即可獲得縣級專家診療,中藥免費配送服務實現群眾“看診后零跑腿”,心梗患者從鄉鎮衛生院轉診縣級醫院全程暢通無阻。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如何讓緊密型醫共體高效運轉、真正惠民?
城口縣衛生健康委員會以智慧化建設為抓手,積極響應數字重慶建設部署,嚴格落實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數字健康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要求。通過搭建全域數據平臺,實現“鄉鎮檢查、縣級診斷”的醫檢協同;依托遠程診療中心和胸痛救治網絡,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體系;借助智慧服務優化就診流程,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為緊密型醫共體持續注入新動能,筑牢縣域醫療健康服務網。
2025年以來,該縣縣級醫療機構門急診人次達19.9萬,基層醫療機構門急診人次達38.2萬,較去年同期均有增長。“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正逐步實現。
智慧大腦“一網統管” 醫療資源高效調度
今年6月,城口縣醫共體總醫院調度指揮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該中心集數據監測、資源調度和應急指揮于一體,成為破解山區醫療資源分散難題的關鍵樞紐。
在中心的中央主屏上,能看到城口縣醫共體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中醫醫院院區、婦女兒童醫院院區,以及全縣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醫療衛生次中心、20個鄉鎮衛生院、88個村衛生室的門診、住院數據的實時更新。只需輕點指尖,就能調閱各醫療機構的實時動態——這顆醫共體的“智慧大腦”,正讓山區醫療調度更高效。
“目前暫時只能顯示運營數據,待升級完成后,藥師團隊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實時審核全縣處方。”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指揮中心現在既能連線上級“三甲”醫院為復雜病例遠程會診,也能組織多學科專家為基層破解疑難。此外,中心還整合了120指揮功能,救護車軌跡在大屏上清晰可循,車載遠程系統讓醫生在轉運途中就能提前掌握患者病情,打通“現場-轉運-院內”救治閉環。
智慧醫療不止提升效率,更要優化群眾就醫體驗。城口縣醫共體總醫院依托“渝悅?醫檢互認”平臺,醫學檢驗中心已實現41.9%醫檢互認率,現已調閱16830人次、互認1901人次。
在優化就醫體驗的同時,遠程閱片讓優質診斷服務直抵山區。據了解,2024年城口縣醫共體總醫院遠程醫療中心完成CT、DR等檢查55507人次,開展遠程診斷2155人次。鄉鎮患者在衛生院拍的影像,最快半小時即可獲得縣級或上級專家的診斷意見。目前,城口已完成30類公共數據編目,歸集數字資源15095條,打通醫檢互認、智慧急救等多個應用,數字化正讓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的紅利,實實在在落在群眾心坎上。
數字應用“深度滲透” 質量安全全面提升
當前,城口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數字化賦能正從“基礎覆蓋”向“深度滲透”邁進,一批聚焦醫療質量、安全與效率的智慧應用即將落地,持續貫徹數字重慶建設要求。
作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五大共享中心”之一的區域消毒供應中心,即將完成數字化升級——通過接入實時監控系統,可遠程精準把控每一處消毒環節,同時為每個無菌包賦予專屬數字條碼,實現從清洗、滅菌到配送的全流程可追溯,讓醫療器械安全管理更加透明、可控。
針對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心電一張網”,正加速在城口全域鋪開。該網絡將徹底打通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之間的數據壁壘,鄉鎮群眾在“家門口”完成的心電圖檢查,數據可實時傳輸至縣級專家端,助力實現心血管疾病“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為山區群眾筑牢心腦血管健康防線。
同時,該縣前置審方中心目前已進入建設關鍵階段。建成后,全縣各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將統一由縣級專家集中審閱把關,通過專業研判確保處方更加規范、合理,從源頭降低用藥風險,切實保障群眾用藥安全。這些即將落地的數字化應用,將持續深化數字重慶建設在醫療領域的實踐,為城口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注入更多智慧動能。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