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持續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下沉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介紹,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通過多種途徑的支援在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對口支援工作模式,有一定工作基礎。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在以往工作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具體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強化支援工作的統籌和前后銜接。指導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總結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醫院,以及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統籌布局、分區包片”的原則,充分利用好現有合作關系,合理有序確定省內支援關系,避免重復布局。
第二,采取具體措施推動人才、技術、服務可持續地下沉和共享。推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專科聯盟內的城市二級以上醫院,每院選派不少于3名醫務人員支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則上每周派駐不少于3個工作日,以多種形式來服務基層患者。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為載體,組織城市二級醫院和縣醫院分梯次支援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支援村衛生室。
第三,組織開展巡回醫療。一方面,擴大國家醫療隊的巡回醫療,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組織全部44家委屬管醫院組建國家醫療隊開展巡回醫療。另一方面,建立縣鄉村巡回醫療制度,由城市三級醫院到縣和鄉,縣區級醫院到鄉和村,定期開展巡回醫療。
第四,充分發揮信息化支撐作用。積極完善并用好遠程醫療服務網絡,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拓寬幫扶形式,提高支援效率。鼓勵各級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向城市社區和農村居民提供常見病、慢性病的在線復診服務,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表示,信息技術的應用是賦能基層、提升能力的有效手段,遠程醫療、人工輔助診斷等在提高基層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上下級醫療機構協作、賦能基層、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主要采取了以下舉措:
一是積極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建立完善遠程醫療服務網絡,為基層提供遠程會診服務,目前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經覆蓋了所有市縣,并向社區和鄉村基層延伸覆蓋。
二是推進醫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在基層的應用。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通過輔助診療系統,為基層全科醫生、鄉村醫生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決策支持,提高基層機構電子病歷規范化水平和診療服務的質量。
三是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今年重點推動各地統一縣域醫共體信息系統,推進縣域醫學影像、醫學檢驗、心電診斷等資源共享中心建設,更好地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其中縣域醫學影像中心已覆蓋50%的鄉鎮衛生院。